云南普洱茶山/西双版纳【南糯】(整理转贴)

云南普洱茶山/西双版纳【南糯】(整理转贴)

云南普洱茶山/西双版纳-南糯(整理转贴)

云南普洱茶山/西双版纳【南糯】(整理转贴) Life tea | 生活禪茶  转贴 西双版纳 普洱茶 整理 云南   [ 潘俊宏 Arttopan -艺术家 artist ]

云南普洱茶山/西双版纳【南糯】(整理转贴) Life tea | 生活禪茶  转贴 西双版纳 普洱茶 整理 云南   [ 潘俊宏 Arttopan -艺术家 artist ]

云南普洱茶山/西双版纳【南糯】(整理转贴) Life tea | 生活禪茶  转贴 西双版纳 普洱茶 整理 云南   [ 潘俊宏 Arttopan -艺术家 artist ]

以上为地图位置整理
—————————————-

具有l 700多年植茶悠久历史的著名古茶区南糯山,属勐海县格朗和乡,位于勐海县城东部.距勐海县城20多公里,东与景洪市接壤,南与勐混镇、西北与勐海镇交界,北抵流沙河与勐宋乡隔河相望。
“高山云雾出好茶”。南糯山平均海拔l 400米,山高谷深、植被茂密,具有适宜大叶种茶树生长的最佳生态环境,且常处于云雾笼罩之中,茶叶品质极佳,自古至今是澜沧江下游流域西岸最著名的古茶山、优质普洱茶的重要原料产地。相传,南糯山垦植茶树,始于三国时期,茶种、栽培技术为诸葛亮南征时所传授,直到唐代南诏时期,南糯茶山一直是布朗族的先民(濮人、濮蛮)在栽培利用茶树。l 100多年前.布朗族的先民迁离南糯山,他们遗留的茶树被随后迁来的侵尼人所继承。据当地儇尼人世代相传,他们从墨  江迁来南糯山定居已经有57代了。

千百年来.儇尼人对南糯山的茶树加以保护、利用。并不断新植、改造,使南糯山茶叶生产不断发展。至清代,南糯山茶园面积达15000多亩,每年产干毛茶300多吨,运往勐海、易武等地加工成各种普洱紧压茶。再销往海内外。清末民初,由于社会动荡、销路不畅、税赋沉重等诸多因素致使江北六大茶山逐渐衰败,同时,澜沧江以南的车(里)佛(海)南(峤)茶区逐渐成为普洱茶的中心产地,其中,南糯茶I山的地位日益突出,所产茶叶经勐海各茶庄收购加工成各类紧压茶后,经缅、印等国销往西藏,或经缅、泰销往南洋。
1938年,回族商人白孟愚在云南省财政厅的支持下,在南糯山创办了“思普茶业试验场”,从省内外聘请一批技术人员,开展种茶、制茶试验,设立南糯山种茶场、制茶厂,新辟茶园1 100亩,在云南首次从印度购进揉捻机、切茶机、烘干机等制茶机器,收购鲜叶或晒青毛茶,加工成红茶、普洱茶,销往境外。1951年8月,云南省茶叶研究所在南糯山成立,接管了原南糯种茶场和制茶厂,开展茶叶科学试验研究、科技示范推广、技术培训等工作,组织当地侵尼人对原有荒芜茶园进行复垦,迅速恢复了南糯山的茶叶生产。1953年,南糯山茶叶产量恢复到62.5吨,1958年上升到193.1吨。同时,通过培训、示范,使儇尼人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系统栽培、植保、加工等茶叶生产实用技术。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省茶叶研究所、勐海县茶办等单位在南糯山先后实施了茶叶经济生态村、省茶叶综示区、国家级茶叶星火计划,新建立了密植速成高产茶园5 000多亩,~2004.年,南糯山村茶叶产量达800多吨,成为云南第一产茶大村,南糯山侵尼人也因此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南糯古茶山迄今保存有许多珍贵的古茶树资源。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南糯山随处可见许多直径在30厘米以上、树高3—5米的大茶树,其中,1951年12月,省茶叶研究所周鹏举在儇尼猎人的带领下,披荆斩棘,深入山箐之中,发现了一株高5.5米、基部干径达1.38米的古茶树。这株古茶树虽然老态龙钟,但依然枝繁叶茂,被尊称为“茶树王”。南糯山发现茶树王的消息在国内开始传播,但由于当时路途艰险,很少有人再去探访茶树王。
1954年,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到南糯山考察,由周鹏举的带路跋山涉水到了“茶树王”所在地考察。1957年,国内茶叶界许多专家、教授、学者不远万里,不辞劳苦纷纷赶赴南糯山,与云南省茶叶研究所科技人员一起,对茶树王进行多学科综合考察论证,最终保守地认为茶树王树龄达800多年。属栽培型“古茶树王”,是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最早栽培利用茶树。对人类作出美好贡献的活见证。茶树王的威名也迅速在国内传播开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通往茶树王所在古茶山的公路修通,慕名前往南糯山考察、探访、参观茶树王的专家、学者、游人不断增多,以亲眼目睹茶树王的风姿为荣。1990年12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也专程来到南糯山参拜茶树王。并在云南省茶叶研究所欣然挥毫,留下了“南行万里拜茶王”的珍迹。2002年5月8日.省茶叶研究所所长张俊及勐海县茶办主任曾云荣等人在南糯山的深山密林之中又新发现了一株古老、较粗大的栽培型古茶树,其树高5.3米,树冠直径9.35米,主干基部直径76厘米,胸径40厘米,主干分枝6枝,树姿开张,树幅较宽大,为大叶柳芽茶种,树龄与茶树王相近。这是南糯茶山植茶悠久历史的又一活见证。
南糯山古茶山包括南糯山、帕沙两个村委会的古茶树分布区域。其中,南糯山村委会辖23寨562户总人口4 632人,哈尼族为主体民族;拥有古茶园面积12 000亩,古茶树长势较强,密度较大,为169株,亩。帕沙村委会由5个哈尼族自然寨组成。人口1 844人,古老茶园面 积3 000亩.茶树树龄在200~500年之间,茶园密度为125株/亩。古茶园土壤多为红壤,代表性植被有水冬瓜树、红毛树、花皮树、飞机草、叉叉草等,成了植被丰富、生态良好的自然环境。古茶山儇尼茶民在长期的生茶叶生产实践中,探索出了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古茶树资源的方法.使大面积古茶园保持了勃勃的生机。
代表性植株有:半坡老寨茶树l号,小乔木型,树姿开张,树高4.9米,基部围16l厘米,主干胸围147厘米;半坡新寨茶树1号,小乔木型,树姿开张,树高4.0米,基部围170厘米;帕沙茶树1号,小乔木型,树姿半开张,树高7.1米,基部围197厘米,主干胸围192厘米;以及帕沙茶树2号,等等。种属均为学名普洱茶(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

云南普洱茶山/西双版纳【南糯】(整理转贴) Life tea | 生活禪茶  转贴 西双版纳 普洱茶 整理 云南   [ 潘俊宏 Arttopan -艺术家 artist ]

云南普洱茶山/西双版纳【南糯】(整理转贴) Life tea | 生活禪茶  转贴 西双版纳 普洱茶 整理 云南   [ 潘俊宏 Arttopan -艺术家 artist ]

原文http://www.puer8.com/puerchaq/xsbn/2007214133822.html

作者:度
发表时间:2007-2-3 10:57:00

在勐海县的地图上,以勐海县为中心,一左一右矗立着著名的两座古茶山,好像女人胸口的两个乳房,养育着西双半纳的生灵:巴达古茶山和南糯古茶山。虽然巴达大茶王已经壹千七百多岁,但是真正的乔木普洱茶发祥地是南糯山。南糯山属于僾尼族居住地。

可是最初南糯山的名字由来却与茶无关:南糯”是傣语,意为笋酱。

从前,南糯山没有山名,山上住的哈尼族。山坡上长满茶树,而坡脚下长满竹林。每年雨季来到后,竹林里到处长满竹笋。僾尼族喜欢挖笋吃,除了吃新鲜竹笋外,还喜欢把竹笋腌为笋酱。一年冬天,西双版纳召片领(是高封建领主)带着一批官员来到山上。僾尼族的金伞大帕雅(哈尼族统治者)杀猪宰牛款待召片领,而召片领吃腻了猪肉牛肉,没有一点胃口。金伞大帕雅从老百姓家取来一碗酸味笋酱,召片领吃得津津有味,胃口大开。召片领返回景洪宣慰官邸后,对僾尼山上的笋酱念念不忘。后来,他下了一道指令,要山上的僾尼人年年制笋酱进贡。久而久之,傣家人就把僾尼山称为南糯山,意思是产竹笋酱之山。后来,僾尼族也跟着傣族这样叫,”南糯山”就这样一直叫开了。

南糯山又称为孔明山,僾尼人认为南糯山的茶树最早是孔明栽种的。1938年白孟愚先生到南糯山推广茶技、设厂制茶,被当地族人成为孔明老爹再世。

南糯山茶王树是1953年由省茶科所周鹏举等人发现的,树干直径4.34米,高5.5米,树龄八百余年。这棵树不久前已经去世,漫天的鸟鸣和蝉语,将大茶王生前的森林烘托得更加寂静。

勐海茶厂之所以能在1950年恢复生产,很大作用来源于白孟愚的南糯山制茶所,这个制茶所原来是白老创办的,后来被勐海茶厂征用,这座澜沧江南岸最古老的茶山就成为了勐海茶厂重要的古乔木基地。勐海茶厂在1953年开始正式合并了南糯山制茶所,同时创建了南糯山制茶二所,后者由解放军接管,后来由赵继男任所长。两所后来被省茶科所收管,最后于1999年重新被勐海茶厂承包回来。

张存,1938年即来到勐海茶厂,在勐海茶厂已经度过了六十多年,曾经任勐海茶厂普洱茶车间主任、厂党委副书记,见证了南糯山初制所的起伏,初制所坐落在南糯山深处的一座山坳的半坡山,背后是秀美的山峰、竹木掩映、苍翠欲滴。法式风格的厂房,在树峰溪声和鸟鸣之间,延伸到南糯山最高的山寨—-大石头寨的脚下。而今南糯山的古乔木资源成为勐海茶厂制作特制品种普洱茶的主要来源之一…

南糯山的味道绝对是令你一喝就永远忘不掉的,那份香甜沁人心脾,如冰糖溶于水中,茶香在上空蒸腾!今天开汤了八色贡茶开张纪年饼的南糯古乔木茶,茶香仿佛把大家带到了云雾缭绕的南糯山,那养育生灵的圣地…..

原文http://www.china-puer.cn/chabbs/Print.asp?ThreadID=9256

西双版纳南糯山访茶王树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与勐海县交界的南糯山,是普洱茶一个著名的古茶山。上个世纪50年代,科技工作者在山上发现了两棵古老的栽培型茶树,其中一棵高5.5米,主干直径1.3米,从锯下的树干的年轮和化学分析推断,有800多年历史,被人们誉为“茶王树”,南糯山由此被国内外茶叶专家认为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之一。这棵茶王树由此成为世界各地茶界人士心目中的神树,不远万里,纷纷从世界各地前来朝拜。
几年前,当地的人们在茶王树周围建了一个茶王亭,并将茶王树周围围砌起来,本意是要更好地保护茶王树,结果却给老茶王树带来了灭顶之灾:围了没多久,茶王树根系因吸收养分受阻,渐渐就枯死了。
我无缘看见这株老茶王树。今年6月份我前往老茶王树所在的向阳村附近的老茶园里,连茶王树的躯干悄无踪影,此地只空余茶王亭和另一株也有好几百年历史的老茶树。尽管我不好茶道,可看到老茶王树遗址上一片空荡荡的样子,还是生出一种若有所失的苍凉感。据说,茶王树早已被前来膜拜的茶界人士买去了。其中一截尚好的茶王树残枝也被存放于勐海茶厂的陈列室里。
所幸的是,2001年,云南省茶科所和勐海县茶叶办的专家在南糯山半坡老寨附近的古茶园里,又发现了一株至少有800多年历史的栽培型茶树,使南糯山又有了新的茶王树。南糯山上目前还保存着1万多亩各个时期的古茶园。园中的老茶树都散落在山寨旁边的茂密的林间,与山中的林树木交织在一起,树龄至少都在百年以上不等,每年仍不停地长出新叶,发出朵朵幽香的茶花。
不久前,我们一伙野外活动爱好者从景洪乘车来到南糯山向阳村后,沿着山路旁的古茶园徒步而上,前往半坡老寨瞻仰新的茶王树。南糯山之行真是一次茶文化和哈尼族风情交织在一起的徒步之旅,犹如山上老茶树叶泡出的茶,饮过之后,留在嘴里的茶香弥久不散,绵延不绝。
当天,浓雾紧锁南糯山。我们在山路上穿行着,不时碰到迎面飘来的雾气。山路两旁,茶园里的老茶树及相间的其它树木也全都笼罩在轻纱似的雾中。
南糯山世居的哈尼族还保持着比较传统的习俗,最典型的莫过于龙巴门。途中我们一行人穿越了两三道龙巴门。这里每个哈尼族村寨都要建一道寨门,称为龙巴门,作为村寨与山野的分界,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之物。在过去,进龙巴门很有讲究:陌生人没有征得寨里头人的同意,不能擅自闯进龙巴门;外地病人、牛马和非正常死亡之人的尸体也不许入门,而村中生畸型胎儿的妇女和被认为“鬼怪”者,则被逐出寨门外。现在,南糯山每个哈尼族村寨的龙巴门虽在,许多不合时宜的禁忌却早已破除。
在老茶园里穿行了近两个小时我们才到达半坡老寨。吃完中饭,一行人轻装上阵,前往半坡老寨附近的密林里参拜新茶王树。在散布着老茶树的密林中穿行了近两公里山路,我们进入了一片管理尚好的古茶园,里面到处是比碗口还粗的乔木型老茶树,高约2至4米,树枝弯弯曲曲,分了很多叉,造型各异而又独特,每棵茶树自成一道天然的盆景,堪称一绝。新发现的那棵茶王树生长一个陡峭的坡角上,周围的杂草已清除,土也松过。茶王树周围有一定的间隙,阳光可以照射进来。而坡脚和坡边则是浓密的树林,林间还有涓涓细流淌过。离茶王树不到10米的地方,有一个两三人才能合抱过来的枯树桩悄然矗立,无声地印证着这株新茶王树沧桑的历史。我们绕到坡脚边,满怀着激动和惊喜之情,无言地瞻仰着这株老茶树。据半坡老寨的村民介绍,这株老茶树高约5米,树冠直径达9米多长,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型茶王树之一。
看了老茶树,我们继续在散落着老茶树的丛林里前行,访茶探幽。当天的天气也特别,已经到下午了,浓雾仍在山里缭绕。我们兴致勃勃地在南糯山上穿行了三个哈尼族村寨,沿途一边欣赏着秀丽的自然风光,一边领略茶乡浓郁而淳朴的民风民俗。直到傍晚,夕阳终于从浓雾中透露出缕缕光亮时,我们才意尤未尽地从沿另一条山路返回到半坡老寨吃晚饭。
我们的来到让南糯山上的哈尼山寨欢腾起来了。我也切身感受到了哈尼族人民的淳朴、热情。
晚饭刚过,寨场上的篝火就烧了起来,一场山寨里篝火联欢晚会随即开始。全寨的哈尼族村民满怀着过节喜悦前来参加篝火晚会。小阿布(姑娘)、小阿利(小伙子)们更是兴高采烈,纷纷穿上了民族服饰,围着篝火跳个不停。有的还在篝火堆旁现场表演,让我们一饱眼福。村里的老阿皮(奶奶)也兴奋得也唱起了爱伲人特有的那调子悠长而又令人回味无穷的古歌。大家围着篝火跳啊,唱啊,尽情地泼洒着欢歌笑语。不知什么时候,月亮也悄悄地爬上了树梢,偷偷地分享着篝火晚会上的欢乐气氛。
跳了篝火后,我们还与村民们进行了跳竹竿比赛。一直跳到深夜12时,许多村民仍不肯离去。于是,大家一起围篝火烤烧烤,尽兴地吃喝,半夜才散去。山里天气冷,我们的帐篷都支在了村民的木楼里,一觉睡到太阳高照。
南糯山海拔较高,阳光一大早就洒在了山上。山寨里的桃花在阳光中悄然绽放。站在木楼的阳台上,放眼望山下,令人心旷神怡:阳光下,苍茫云海笼罩在天地之间。唐朝田园诗人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名诗,在南糯山其实可以改成“行到山寨处,坐看云起时”。因为在半坡老寨哈尼族每家山民们的木楼上,天天可以坐看云起时。无云时,远处坝区里的景洪城就尽收眼底,又是另一种风景。山上气候真独特,朝阳在山寨照耀不久,白茫茫的雾就涌了上来,很快就将山寨遮掩了。浓雾中,山寨只剩下一个美丽的影子,如梦似幻,让人生出步入天庭的错觉。这样一个生态环境保持得良好的地方,不仅适宜茶叶的生长,能孕育出长寿的老茶树,也同样最适宜人类生活。用“山中一日,地上一年”来形容南糯山真是再恰当不过。坐在山寨的木楼上,看着山下白茫茫的云海,我突然生出一种归隐之心:真想学学晋朝的陶渊明,每天在南糯山上采菊东篱下,悠然看云海。
走下木楼,我们在篝火边见识并品尝了哈尼族历史悠久的火烧茶。清晨,村民们从老茶树上摘下的茶叶,用竹条串起来放到篝火里烧。待茶叶烧糊时,放进已经水已经烧涨的竹筒里,待竹筒里的水再次涨时,一筒糅合了茶和竹的清香味的火烧茶就煮出来了,倒进竹子做的茶杯里喝,满嘴顿时荡漾着别样的清香,令人回味不已。
在半坡老寨我们还深刻地感受到:村民们对这棵茶王树具有很强的保护意识。他们的言谈中也流露出一种深深的自豪感。因为这颗老茶树见证了南糯山居住的哈尼族——爱伲人渊源流长的历史,包括流传下来的悠久而又独特的茶文化。这些,如今已经内化成中国茶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愿这棵新的茶王树在看护它的人们的精心呵护下,永葆青春,世世代代成为南糯山的守护神。

原文http://www.51766.com/bbs/show_article.jsp?articleid=7365

南糯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原属国营勐海茶厂初制所所在地.
生长形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
特色:香扬清甜口感剌激性较高的代表性茶品,上颚中段舌尖甜香,甘韵在舌面中段汤质滑口涩度稍高.

原文http://www.puchar.com.cn/zaipei.htm

Something is wrong.
Instagram token error.
1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4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