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的“茶俗”
资料1:
布朗族腌菜茶
布朗族腌菜茶常在喜庆之事或佳宾来访时,用于款待客人。品饮前,在腌制好的茶叶上加适量辣椒和盐,也可以嚼食。“腌菜茶”酸涩清香,喉舌清凉回味甘甜,多食则成癖,该茶是招待年长者和贵宾的佳品。
布朗族的“腌菜茶”别具特色。制作方法是将老茶叶采来煮熟,晾干水气后装入碗口粗的龙竹筒中压紧,封口后,埋入土中,几个月后乃至几年(时间越长越好)。遇上喜庆之事或佳宾来访时,将竹筒挖出,取出茶叶拌上辣椒、撒上盐,款待客人,也可以嚼食。“腌菜茶”酸涩清香,喉舌清凉回味甘甜,多食则成癖。
资料2:
布朗族吃“得责”、酸茶、烤茶、清竹茶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裔,是最早种茶的民族之一,千年前的布朗祖先叭岩冷种茶的史事保留在澜沧县《奔闷》创世纪地方史和《祖先歌》中,他把野生茶“得责”经人工栽培后的茶叫做“腊”,为后来的傣族、基诺族、哈尼族爱尼人、卡多人所借用,均称茶为“腊”。布朗族在今思茅市和西双版纳州均有居住,布朗族饮茶的方式有:吃“得责”生茶;吃酸茶;吃烤茶、煮青竹茶。吃“得责”生茶:布朗族古代把野茶作为野菜,当“佐料”食用,称为吃“得责,,生茶。至今澜沧景迈、芒景的布朗族上山干活时,带上冷饮、腌菜、辣椒和盐巴、吃饭时摘上一把生茶“得责”,蘸盐巴、辣椒吃。口含“腊”(茶):随着布朗族对“得责’’野生茶的认识加深,经过人工种植、驯化、转化成栽培型茶叶即“腊’’后,需求量也增加、发展到大面积种植的新阶段,布朗族人日常把“腊,,(茶)采下来带在身上,劳动累时就把“腊”(茶)放到嘴里含着、用口含“腊’的方式来消除劳累、保健身体。
酸茶:是布朗族自食、招待贵客或作礼物互相馈赠的一种腌菜茶。制酸茶的时期在每年五六月份,将鲜叶蒸熟,放在阴凉处晾干水气后,装入竹筒中压紧封好,埋人土中,几个月乃至几年以后,遇上喜庆之事或客人来访时,将竹筒挖出,取出茶叶拌上辣椒,撒上盐巴来款待宾客,可以直接嚼食,茶叶酸涩、清香,喉舌清凉回甜,帮助消化和解渴。
烤茶:布朗族把“腊’’(茶)摘回来,用锅炒、手揉,阳光晒干后,把··腊,,(茶)放入“国哦腊’’(小茶罐)中,在柴火上烤香,然后放水熬成茶汤来喝,喝了眼睛明亮,头脑清醒,不疼痛,布朗族中流传看这样一句话:“上山不带饭可以,不带‘腊’(茶)不行”。把“腊”当作常备药而饮烤茶。
青竹茶:布朗族擅煮青竹茶。在野外劳动之中,或长途行走之后,想喝清茶解乏止渴,便随手用山野中的山竹,用刀截成竹筒,下部削尖,插在地匕,成为一个个奇特的高脚茶杯,然后把一只大竹筒装满清泉放在火堆旁烤烧,水烧开后放进茶叶,再煮五、六分钟,然后将茶水倒人插在地上的茶杯中,即可拔起饮用,有泉水清甜、清茶醇香之味。
资料3:
野味十足的布朗族茶俗
如果您去云南西双版纳南糯山一带,你可随时闻到茶叶的溥香,居住在那里的布朗族是个古老的民族,他(她)们的生活大多与茶、竹子有关:布朗人祭火神、请佛爷念经时,在祭品中必须有竹笋和茶;办婚事时,得用茶作礼品。如男青年向女青年求婚时,就得请一位长者带上茶叶和烟去女方家提亲;屋前屋后,总要种上一些茶树和竹子。
青竹茶是既简单、实用,价值又贴近生活的一种饮茶方式,所以常在离开村寨进山务农或狩猎时饮用。其烧制方法较为奇特。首先砍一节碗口粗的鲜竹筒,一端削尖,盛上洁净泉水,斜插入地,当作烧水器皿。再找根粗度略细些的竹子,做成几个可盛水的小竹筒作茶杯,为防止烫手,底部也削成尖状,以便插入土中。然后找些干枝落叶,当作燃料点燃于竹筒四周。待竹筒内的水煮沸。与此同时,在茶树上,采下适量嫩叶,用竹夹钳住在火上翻动烤焙,去其青草味,焙出青香。烤到茶枝柔软是,用手搓几下,使之溢出茶汁,待竹筒茶壶内泉水煮沸时,随即将揉捻后的茶枝放进竹筒内再煮3分钟左右,一筒茶便煮好了。接着,将竹筒内的茶汤分别倒入竹茶杯中,人手一杯,便可饮用。当接到布朗族姊妹递上的一罐青竹茶,送入鼻端,深深一闻,随即用口一尝,虽觉有点原始,但喝起来别有风味:它将泉水的甘甜,竹子的清香,茶叶的浓醇,融为一体。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亨受到喝这种青竹茶的悠悠乐趣。
布朗族的青竹茶,至少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茶汤新鲜,它从采摘茶树鲜枝;加工成茶,再烧制成茶汤,通常只需10分钟时间。二是泉水洁活,煮茶用水,是就近山野取来的山泉活水,无需经过其他盛器倒腾,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污染。三是茶具清洁,新砍下的鲜竹筒制造的茶壶和茶杯,没有任何粘附不洁之物。这三个条件,在当代饮茶过程中是难以做到的。
资料4:
布朗族与茶
西双版纳的布朗山是江外古六大茶山之一,是布朗族最集中的居住地。布朗族古时称濮人,是最早种植茶树的民族。有“古老茶农”之称。布朗族,现有8.2万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布朗山、西定、巴达山区一带。这里连绵起伏的茶山郁郁葱葱、清香四溢,是闻名世界的普洱茶的故乡。在巴达山的原始森林中,生长着一棵高达34米、树龄有1700多年的“茶树王”,这棵树被看作是中国作为世界茶叶故乡的活见证。善于种茶的布朗族人,就居住在美丽清香的茶山上。千百年来,布朗族一直保留着种茶饮茶的传统习俗,他们每迁徙到一个地方,一般都会在那里种下茶树,开始新的生活。因此,有布朗族寨子或曾经有过布朗族寨子的地方,其附近几乎都有古茶树。在布朗山、西定、巴达和打洛等地,最早种茶的均是布朗族。布朗山的茶叶,汤色金黄透亮,苦涩味重,回甘好,生津强,呈蜜香,祛油腻,是普洱生茶名品。
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棉语族,部分人讲傣语、佤语或汉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部分人会汉文、傣文。西双版纳的布朗人普遍信仰小乘佛教。
布朗族人居住的干栏竹楼为竹木结构,与傣族大致相同。房屋样式多是上下两层,人住楼上,牲畜关在楼下。楼下地板用龙竹剖开压成宽竹板铺垫而成;卧室与待客之处铺以篾席,进屋必须脱鞋。楼上客厅有一方形大火塘,一家人生活在火塘旁边。屋内所有家具几乎全是竹材做成的,一般竹楼可住20年,每隔两年就要用茅草翻盖屋顶。
布朗族人的服装多是自制的土布做成的,以蓝、黑二色为主。男子上身穿对襟无领短衣,下身穿黑色肥大长裤,头裹黑色或白色布料包头。老年人喜欢将发辫盘于头顶,男子有佩带手镯的习惯。妇女上身穿紧身无领短衣,下穿黑色或带有花纹的筒裙,系一腰带,小腿上带有护腿,头挽发髻,缠大包头。她们大多爱戴银质的耳环,大耳环坠于两肩,耳环上饰以红、黄的花。青年女子的耳环上坠有鲜艳夺目的穗子,别具一格。
布朗族人擅于制作晒青毛茶和酸茶,有吃酸茶、喃咪茶和饮青竹茶、土罐茶的习俗。多年的种茶实践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制茶经验,布朗族妇女个个都是制茶能手。每年4月——5月,她们将采回的嫩毛尖放进锅里炒干,趁热装入带盖的竹筒,放在火塘边烘烤,待竹筒的表皮烤成焦状时,喷香可口的竹筒茶就制成了。
生活在茶乡的布朗族人品茶极为讲究,他们的烤茶更是别具特色:将茶叶放入特别的茶罐中,放在火塘边烘烤,扑鼻的香气冒出时注入滚烫的开水,浓郁香醇的烤茶就制成了,这是布朗族人待客的上品。
酸茶的制作方法是:再装入较粗长的竹筒内,压实、封口后埋入房前屋后地下干燥处,以土盖实,埋一个多月后即可取出食用。
布朗族人不仅喜食酸鱼、酸菜、酸笋,而且喜欢饮用一种独具民族特色与地区特色的饮料——酸茶。酸茶制法是:采摘夏秋茶一芽三四叶及较嫩的对夹叶、单片叶,先将新鲜茶叶煮熟放在阴凉处,放在通风、干燥处7天至10天,使之自然发酵,待茶叶变酸后置于竹筒中,用塞子塞紧,再用竹笋叶将竹筒包好埋进土中,三四个月后取出,即成酸茶。布朗族吃酸茶习俗非常古朴,一般早、晚各吃一次。在家中燃起火塘,焖上一锅饭,烧上一些辣椒,男女老少围坐在一起。吃饭时,从竹筒中取出酸茶,放入口中,慢慢咀嚼。这种酸茶具有解渴、提神、健身和消除疲劳等功效,是美食与保健食品。
喃咪茶是蘸喃咪吃的茶,勐海县打洛等地的布朗族以茶当菜。吃法:将新发的茶叶一芽二叶采下,放入开水中稍烫片刻,以减少苦涩味,再蘸喃咪吃。有的甚至不用开水烫,直接将新鲜茶叶蘸喃咪佐餐。
青竹茶是布朗族在野外劳动时的饮茶方式。在劳动间歇,布朗人在地头边燃起火堆,将刚砍下的香竹砍成长短不一的竹筒作煮茶和饮茶的器具。竹筒长30厘米至50厘米,装入清凉的山泉水后放在火堆边烘烤,待水沸腾后放入随身携带的晒青毛茶稍煮片刻,煮好后即可倒入若干短竹筒内,分送众人饮用。这种青竹茶将山泉水与青竹香、茶香融为一体,滋味浓醇、爽口。
布朗人还采用土罐茶招待宾客。这种土罐茶是将晒青毛茶放入一个小土罐中,在火塘边慢慢烘烤,并不停地抖动,使茶叶能均匀受热。待罐内的茶叶散发出阵阵香味时,再注入开水,稍煮片刻即可倒出饮用。
布朗族也将茶叶作为祭品、礼品,甚至姑娘们的陪嫁品。赕佛、建新房、入寨式、祝寿、订婚和结婚等,茶叶、酸茶都是布朗人之间表达心意、传递感情的礼品之一。
布朗族人居住的地方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极利于植物生长,所以,布朗族多种旱地。春天,布朗族男子在即将耕种的土地上放火烧荒,刨穴点种,任其生长。因其土地肥沃,加上烧荒后的草木灰作为肥料,秋天便会果实累累。布朗族还创造出人随地走、地随山转的轮耕法,把耕地分为休闲、轮耕、放荒等多种,使地力得到休息。
布朗族人喜欢歌舞,逢年过节总要纵情歌唱、翩翩起舞。按布朗族人的说法,不会唱歌的小伙子不会赢得姑娘喜欢的。圆圈舞、刀棍舞等都是深受布朗族人喜爱的舞蹈。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布朗族人的名字十分独特。人们没有姓只有名,凡男子都在名字前加一“岩”字,女子都在名字前加一“伊”字。
原文http://blog.sina.com.cn/u/4a82f079010007f6
————————————-
<台湾壶普联盟总站>-有更多茶品
http://www.just-gem.com/
<台湾壶普联盟博客圈>-有更多普洱茶资料,欢迎加入!
http://q.blog.sina.com.cn/puerh
<潘俊宏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m/a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