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因果良心/潘俊宏原创
卖茶者及制茶者的出发点及动机,可以影响到人们对茶的感受,当茶卖出去时,便种下了“因”,简单的分有”善因”及”恶因”,细分还有很多,这样各种的”因”,将来也会回应到自身所偿到的“善果”或”苦果”。这个时间可长可短,有的在当天,有的是在多年之后在能展现。像是可以长存久放的茶,如普洱茶、六安茶、六堡茶、茯砖等,可能较慢出现“因果”之间的关系,但也有快速被呈现出来的情况。相较之下,不适合长久存放的茶,可能会更快速出现“因果”关系,甚至在还没展现出来的时候就己经消失,但不是没有,饮茶者也可能在喝过此茶一段时日之后发现,另一“因果”关系就此开始。
有心欺骗,跟不懂,两者不同,其中不懂又不想学是比较糟糕的事。这其中又分三类.一是,不懂又不想学,只想在茶中赚到钱。二是,不懂想学,但又找不到门,可以进入,茶的学习,还是要有实际品饮及引导之下才能真切。三是,有的懂,但是会故意误导消费者,其心态及动机是较为不当。所以,”好人“是前提,心存善念,好茶人或好茶商不会存心骗瞒,对于自己的茶品与信息负责,在茶品资料错了或年份不对了,会以负责的态度去更正,并且认错。茶的世界很广,没人可以完全懂茶,包括现在被认定的标准,在将来也可能被推翻。只有大方向的主轴概念,没有细节上的绝对性。
包括个人也还有太多细节上不懂的部份,不断在修正以前概念上的错误。只有在向外界学习时,也向内心学习,如此不断学习加上等待,在时机到了,遇到的时候自然就会懂,更能看得透各种层面上的良心。
————————————————
以上意见如有偏差之处,敬请茶友不吝指正。作者/潘俊宏 2006。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