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风土人情之”东巴文化”/转载 印象民族”治环”的BLOG

丽江风土人情之”东巴文化”/转载 印象民族”治环”的BLOG

丽江风土人情之"东巴文化"/转载 印象民族"治环"的BLOG Life tea | 生活禪茶  风土人情 转载 治环 民族 印象 丽江 东巴文化   [ 潘俊宏 Arttopan -艺术家 artist ]

是指纳西族古代文化,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东巴文化是以纳西族古老的宗教——东巴教为载体,以东巴教所用经书为主要记录方式而存在于纳西民众中的独特的民族文化。东巴文化形成于唐宋时期,有近千年的历史。
  纳西族东巴教是一种从原始形态向文明形态过渡中的自然宗教,它笃信万物有灵。它是在纳西族的本土文化——巫文化与后来传入丽江的藏族“苯”教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宗教。东巴教没有寺庙和宗教组织,却有丰富多彩的宗教仪式。纳西族的原始宗教文化,内涵比较丰富,包括整个纳西族古代历史文化情况。东巴文也称纳西象形文字,它脱胎于原始的图画文字。纳西语称“思究鲁究”,可直译为“木迹石迹”。它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留记在木头石头上的迹印”;二是“木石之痕迹”,也可引申为“见木画木,见石画石”,也就是以画物像作为记载交流的工具。
  东巴文中的每一图像符号都有它约定俗成的线条和笔法,形成有固定所指的概念,并具备了表示某字、某词的符号。目前已各有1400个符号,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因它至今仍在使用,故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用东巴象形文字书写的经书,主要用于东巴在作道场时朗诵之用。东巴经卷帙浩繁,留存至今的东巴经书和文献多达1500余种,共两万多册,其中属东巴经典的约有一千多部,将其分类,大致可分为:祭天、祭龙、祭神、祭祖、驱鬼、解禳消灾、祭风、占卜、道场规矩、零杂经等十大类。它广涉天文地理、宗教哲学、神话传说、民俗民风,被称为古代纳西族的“大百科全书”。在东巴经中,有著名的三大史诗:创世史诗《崇搬图》、战争史诗《黑白争战》、爱情史诗《鲁摆鲁饶》。

东巴文是一种十分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属于象形表意文安类型,包括象形、会意、事、形声等字体。

    从文字形态发展的角度看,它比甲骨文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最早是写画在木头和石头上的符号图象,后来发明了纸,才把这些符号图象写在纸上,成为东巴文经典。由于东巴掌握这种文字,故称东巴文。

东巴文总字数约1600个字左右。东巴文字的表意方法主要是用一个字或几个字代表一句话,字句从左至右,自上而下,这种文字大约产生于公元11世纪以前,被誉为”活着的象形文字”,是世界是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之一。

  随着纳西族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在明末清初,丽江的一些东巴,创造了格巴文。格巴是弟子的意思,格巴文的意思是东巴什罗后代弟子创造的文字,格巴文是对东巴文的改造和发展。纳西族创造了两种古文字,而且至今还使用着这两种古文字,这在世界文字发展史上的又一愧宝!

  东巴文被称之为目前世界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

文章引用自:http://blog.sina.com.cn/u/49d08302010004dp

Something is wrong.
Instagram token error.
1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3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