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用茶来修证禅?这是中国茶道在唐宋时,禅风兴盛,茶事的实践中,佛教中僧人透过茶的整个过程得到对禅茶的体悟。现在流传下来的整套禅茶茶艺共有十八道程序,都是源自于佛典之中佛法义理,每道过程有其名称。
而此处著眼的是赵州从谂禅师的”吃茶去”(从谂禅师问新到:’曾到此否?’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及圆悟克勤禅师的”茶禅一味”(佛业有成的圆悟当年曾在品茶之余写出了“茶禅一味”的条幅。茶禅一味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圆悟写下了《碧崖录》;茶是什么味,圆悟没有说,千百年来文人骚客们一直苦思冥想到今天),这两则算是公案。
如何去参公案,想知道他们当时喝的是什么茶, 想找来学習参悟,已经不太可能,实难考证,说法也多。反之,现在陷入他们是喝什么茶之上,是个误区,茶本身在这里面不太具有他们想表达的义理。所以他们更不是用所谓的高僧诵经加持的茶品来参禅。
不要去局限,也不要偏执,用比较圆融的心态去看,其实都是方便,什么茶,什么事,都只是借用,而不是永远拥有,就算永恒的拥有,人还是不能长生不老。就禅的角度来看,不要着象,不要沉迷,茶亦同此理。所以茶变的并不是重点,我称之为“借用“的过程吧。我在网路上认识了一位学佛的朋友,喝茶喝到茶痴,看到外面树上的叶子都幻想成茶叶,让人担心了。所以要明白“现前“是什么,眼晴看到的是“现观“,鼻子闻到的是“现嗅“,嘴巴喝到的是“现尝“,身体感受到的是“现触“等等,感官的反应都是当下, 此时离开过去、现在、未来, 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其心时,实无所住“。因此要说明的并不是要你过度著迷成为茶痴,或是变成石头草木般喝茶才能有禅境,而是要学习如何在这现实存在之中,与你的心灵合协的融混在一起,很自然的生活才能去参悟及了解。
有了这样的不着不住,开放心智、放下、打破、跳脱你的所有固有概念。先不论这茶“应该“怎么、那个茶“应该“怎么怎么样,在没有那么多“应该“的时候, 接下来才能容易进入茶以外的另一个世界(另外提醒,不是全盘否定“应该“的存在,我的意思是不要偏执)。所以,什么样的茶在这里会被降低为次要, 也就是什么茶都可以参禅。即然茶不是那么重要,回头再看看,要用高僧诵经加持的茶品去证禅也是可以,要用一斤十萭元的茶也可以,要用一斤十元的茶也是可以,更延伸一点的来说,白开水也可以参禅, 就连偶尔喝可乐的时候也可参禅。说到这里,茶这个东西都给打破了,还有什么? 无茶!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