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与邓时海先生一起品百年普洱

作者:三十有幸     2006-7-26

听说邓时海先生来杭州了,而且昨天已经有了一场小范围的聚会,今天还要继续,心里居然像刹时钻进了无数只蚂蚁一样变得坐立不安,要知道邓先生可是全国乃至世界级普洱茶的专家,他所编撰的普洱茶书籍是所有热爱普洱和研究普洱的人的模本。与友人说起自己的感受,朋友答曰:理解,就像我儿子听说周杰伦要来演出一样。
然而本人接到的邀请却是明晚。
据昨晚已参加聚会的朋友说,明晚是一个有古琴相配的大范围活动,可谓普及型,今晚的才是玩家级的品鉴会,邓先生会拿出百年普洱让大家品尝。于是“厚着脸皮”与主办方阮叔联系,要求今晚加入,也许看在与我父亲多年交情的份上,阮叔满口应允。而一直爱茶的父亲更是欣喜:我们家居然又出了个爱茶人。
品鉴会席设茶人村。
八点未过我已坐在茶人村静候邓先生的到来。阮叔拿出十几年的普洱散茶让我们品尝,味正,汤清。同桌的有来自台湾的曹先生和经营普洱的张先生。大家聊得最多的就是现在能买到的好普洱少之又少,捡漏绝无可能,能从藏家手里让到一些亦属有缘。
晚八点半,邓先生来到茶人村。
先生面目清瘦,精神矍烁,倒真有些普洱紧茶的干练,沉静、温和,一如陈年普洱。
先品的是一片中茶云南分公司的50年红印七子饼。汤清自不必说,香味去似乎夹杂着樟香枣香,有些说不清道不明,而在入口的一瞬间却感觉有些许酸味,然到了口中却再也找寻不见。先生说,这和年份有直接的关系,再过几年,这些许的酸味就会自然消逝,与此同时,现在所感觉到的说不清道不明的香味也会变得更为明朗起来,这都是自然转换的结果。
终于要喝百年普洱了。先生拿出一个墨绿色的茶叶罐,从里面拿出一个短柄的紧茶(准确的说是大半个),放在盘子里让大家观赏:紧茶呈黄褐色,外层似乎有一层白色的薄膜,有点像瓷器表面的包浆,初闻并无特别的香味,再闻感觉有淡淡的樟香,隐隐约约地发散开来。
先生说,这是鼎新号末代紧茶,三分熟茶,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因此可称为百年普洱。2004年8月,故园茶馆曾拍卖过一块类似的紧茶,成交价达75000元,而在95年此茶的售价大约在200元左右。先生说,此茶的特点是山韵气势足,甘化樟香厚,陈味气感强。
第一泡终于出来了。汤呈深栗色,清透明亮,凑近就可闻到一股浓浓的樟香,厚重踏实,沉沉地沁入肺腑,身心一下子变得沉静起来;第一口喝到嘴里,浓浓的樟香居然溢满了整个脸庞:鼻孔呼出的是樟香,舌尖触到的是樟香,双颊满溢的还是樟香,而且这茶汤就像不需要吞咽一样,酽酽地滑了下去,于是体内就像被熨斗熨过似的变得服服贴贴,随后,每一寸肌肤都舒展开来,似乎樟香渗透了每一个毛孔;又喝第二口,刚开始似乎没什么味道,但舌尖却有些酥麻,柔滑的茶汤让味蕾也跟着颤动起来;再喝第三口,太阳穴有些许发涨,而身体也开始微微发汗,通体舒畅。这时候最好的享受就是闭上眼睛任茶汤缓缓地缓缓地滑下去滑下去……先生把这块茶归纳为无味之味,口齿留香,舌底鸣泉,陈韵仙灵。
听先生说,明晚的茶会有古琴相伴将会别有一番风味,而明晚要让大家品尝的则是十八年的生饼,尽管年份不敌今晚的紧茶,但却是未来的好茶,也值得一品。
于是决定明晚继续,为了未来的好茶。

————————————-

文章引用自:http://artea.com.cn/show_hdr.php?xname=8M7AE21&dname=8DU6B21&xpos=9&cname=&cpos=2

Something is wrong.
Instagram token error.
1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6 + 16 =